自建流程复杂、投产达成时间长
企业自建厂工厂需要项目立项备案、用地、选址及环境评审、获取土地使用证及规划审批等流程手续,从交保证金到拿到土地,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需要先把买地款交给政府,安排一个专门的团队与政府对接,与发改、国土、规划、建设、房产、环保、消防、工商、税务、执法等十几个部门打交道,要折腾几个月才能拿到土地证,然后施工几个月,前后算下来企业一般需要2年时间才能达到投产要求。而中小企业的优势就是把握市场机会能力强而快,2年时间过去了,市场机会不复存在。
3、固定资产等于负债
企业从申请土地指标,再到摘牌拿地、立项、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全过程,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含土建和钢构)、水电路和绿化等配套、耕地占用税等土地税费、报建费等建设税费等,以及必须发生的管理费等,很多人只计算了建安成本觉得成本一般,而根本忽略了税费及报建、相关专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费用。在财务报表上,2000元以上的实物叫做资产,毫无疑问投资建厂的所有资金最后都会变成固定资产,一旦我们把现金投到固定资产,成本就会增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认为购置土地后,可以用固定资产贷款,有了融资抵押物资金就有了保障。但是商业银行抵押物的价值只有重置价格的40-50%,也就是1000万的投入只能算400-500万的抵押价值,具体贷款额还要看其他指标。其次,银行利息表面是6%、7%,实际贷款过程中总计各类成本,低于10%是很少能拿到贷款的。融资成本附加在企业的运营成本中,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这势必对企业正常发展和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
4、抗风险能力变弱、创税收不稳定性增大
当下,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各行各业发展多呈现波动情况,不确定性成为经济新常态;在行业升级迭代更新加快背景下,企业发展不可能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向上态势,当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下降时,企业所能给政府、社会创造的价值自然就会相应降低,总体会呈现出波动态势。对企业自身而言,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了足够的现金流作支撑,虽然有了自建厂房,表面上有了土地、有了固定资产,可实现账面增值,但现金流缩小了。规模大了,资金压力也会变大,期间如果企业出现资金周转或者其他问题,抗风险能力会十分脆弱,加之行业风险、财务成本上升等,企业很难保障持续发展。中小企业5-8年的生命周期内,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固定资产建设,而不是快速有效地把握市场机遇,其结果就是违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市场规律,扼杀了自身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5、二次利用率低
对于自购地建厂的企业主来说,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企业规模差异,企业都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规划建设,厂房建设个性十足,这样的办公场地和生产厂区的二次利用率极低,造成的资源浪费大和资源承接发展可延续性也非常低,极大地影响了集群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