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会员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 发展论坛 | 人才技术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 展会信息 | 下载中心 | 投诉建议
协会动态
模协公告
协会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详细介绍
坚守 以大国工匠的名义
发布时间: 2018-03-28 12:51:52    发布人: 管理员

——张新停大师在重庆市模具工业协会第八届四次会员大会的报告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叫张新停,是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工具二分厂的一名钳工。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坚守,以大国工匠的名义》。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报告中高度关注技能型人才建设,这道出了所有产业工人的心声,也让我倍感振奋和激励。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技能型工人,一名大国工匠,更坚定了我立足岗位干工作的信心,更加觉得有责任在岗位上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我呢,是一个普通的军工人。我的故事,还得从我的父辈说起。父亲也是一名老军工,1958年,我的父亲响应祖国全力以赴支援军工建设的号召,从银行职员转行做了一名军工企业的技术工人。很早就听父亲说过,他这辈子干工作的榜样就是“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他们这一代人也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军工事业,而且无怨无悔。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像老爸那样的军工人。

        1989年,在老爸欣喜和期盼的目光中,我考进了华山技校。也许是遗传,也许是热爱,三年的钳工专业学习,我以最优异的成绩进入到令人羡慕的军工企业——华山厂,当了一名普通的量具钳工。那一年,我还不到20岁。刚进厂的我,觉得自己端上了“铁饭碗”,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没有在工作上多费心思,相反打牌、喝酒成了我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但在全厂一次青工技术比武后,让我被深深刺痛并对自己今后的路重新进行了思考。记得在那次青工技术比武中,心高气傲的我觉着,凭借自己在技校的好功底,怎么还不得个前三名。可是,比赛成绩公布那天,我只得了个“纪念奖”,盲目的自信被打破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刺痛。面对一纸沉甸甸的“纪念奖”证书,父亲未作评价、沉默无语,而我也无言以对。从那一刻起,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个技术过硬,响当当的钳工”。

        钳工是一门以手工为主的技术工种,想要做一个好钳工,没有一蹴而就,一切只能从基本功开始。我翻开熟悉的课本,重新研读锉削、刮研、装配等钳工作业口诀。那段时间我“扎根”在厂里,独自一人守着我的三尺钳工台,练习着锉削、钻孔等基本功,“三方、四方、五方、六方”一个个很规矩的立体零件在那段时间成了我钳工桌上的艺术品。通过没日没夜的练习去实践和体会这些“口诀”中的精髓,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来总结经验,通过旷日持久的实战来提升自己的“手感”“心感”。遇到疑难问题,我边学边干边摸索,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在教科书中寻找解决办法,在榔头、锉刀、钻头中摸索答案,如同着魔了一样,连走路、吃饭、上厕所都在思考解决方法。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的工件合格率在一点一点的提升。正当我为自己的进步窃喜的时候,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压力。加工出的产品合格率时高时低,起伏不定,我苦恼、烦躁,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师傅们说,你遇到技术瓶颈期了,这是正常现象,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反复的练习、练习再练习。我告诉自己,做一个响当当的钳工,必须沉下心来,坚持再坚持。

        终于,工件合格率渐渐稳定下来了,甚至慢慢超过了工厂的精度要求,那段时间我如同吃了兴奋剂一样,整日被一种无法形容的成就感包围着。工作上,真是越干越起劲儿,越干越有自信,越难干的活儿越想干,有时候甚至主动向车间申请一些别人不愿意干的难活。为了追求我所谓的最高境界,练就自己的耐心,我受外科医生“断指接合”手术的启发,试着在生鸡蛋上打孔,在气球上给A4复印纸“打眼”,就想实现“心手合一”、“心如止水”的至高境界,没想到这一试,让我练就了一手绝活。就是用普通钻床在高硬度钨合金材料上钻比绣花针(0.5毫米)还细小的平底深孔。

        2000年我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钳工技师。2001年,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2006年,在我34岁的时候,参加全国职工技能大赛钳工决赛取得个人第二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我感觉,成功距离我越来越近了。

         但在一次打靶试验中,同学的父亲因为靶试中“炸膛”事故不幸遇难了,这件事让我好长一段时间晚上都没睡好觉,思想上一直紧绷绷着。每每想起同学和家人在那次事故后留下的撕心裂肺的悲伤,想起同学那不甘与悲痛的眼神,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凉从心底里迸发而出。“炸膛”…!!!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白白牺牲了。那一刻,我对自己的工作似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弹药质量的把关人,我一丝一毫的误差换来的都是共和国卫士们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甚至有可能导致一场战斗乃至于一个战役的失败。已经志得意满的我,再一次沉默了,也许,我差的还很远。

         军品检测是不见硝烟的战场,每一发弹药从零部件到总装完成,都需要使用专用的测量工具来保证精密度。我的工作就是制作这些高精度量仪。合镗规是一种非常精密的检测工具,对每发弹药装配完成进行最后的质量把关,一旦合膛规的尺寸出现偏差,没有检测出不合格的弹药,后果不堪设想,(弹药)大了可能引起炸膛、小了影响弹药的命中精度,对我们量具人来说这种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长期以来,该量具一直都是外委加工,为了不受制于人,厂里决定自行加工,装配工作落在我的肩上。记得第一次装配合膛规时,正值周日,由于靶场急需使用该量具对产品进行检测,给我的装配时间只有一天。一个300多公斤重的大块头摆在我面前,我看着都发怵,这活就是我的师傅辈们也没有干过,没有经验、没有借鉴,明天就要交活。看着眼前的这个大家伙,我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心里真的有些害怕,活儿…明天拿不出来怎么办?我在低声问自己?和我同在一个班组的爱人似乎看出了什么,她皱着眉头瞪了我一眼说“怕什么啊?不相信你自己?”。爱人的话,刺痛到了我要强的“神经”线,她说的对,不能轻言放弃,这个担子我必须扛起来。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反复装配调试、修正研磨,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装了拆、拆了再装,经过25小时连续不断、无数次的拆装修研,终于攻克了合膛规装配加工中出现的一道道难题,等我下班时,已是次日早晨十点多了。虽然眼睛布满血丝,满脸“铁青”,但那种完成任务的轻松感和自豪感把我身体内的疲惫打消得无影无踪。那种喜悦与激动,至今也让我难以忘怀。

        20多年来,经我手研发、制作出了近万件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测量工具。我心里有个干活儿的标准,别人认为把事情“做完”了就算完成了,而我是把事情“完美”才算完成了。在我的世界里,计量单位没有毫米,只有千分之一毫米。我研磨出来的量具,精度能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名工匠,不仅仅要追求产品的极致化,更重要的追求是“匠心”和“传承”。虽然我个人取得了这样那样的荣誉,可是我觉得,自己的技术再好,也只能为企业贡献30来年,如果能带出一个好徒弟,就等于使我工作的时间延长了一倍,带出一个好团队,就等于给企业留下了一笔财富。2013年公司成立了以我为团队负责人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了带好这个团队,我一边干一边认真整理自己二十年来在工作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近几年,我带了10几个徒弟,个个都已成长为公司的顶梁柱。多人代表公司多次参加省、市、集团公司级技能大赛,也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工作上要坚守,生活中也需要坚守和付出。2013年4月,我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因脊柱病变瘫痪在床了。13年一整年,父亲都在住院,而厂里的科研试制工作也特别繁忙。作为员工,白天我要在厂里完成自身的工作量,还要配合设计所的同志完成科研攻关;作为儿子,晚上我要到医院整夜照顾年迈的父亲。那段时间,我内心只有一个感触,那就是煎熬,我只能咬牙给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住”。最让我痛苦的是,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医院连续下了三次病危通知,而这时,厂里又派我下部队进行装备服务保障。一边是病危的父亲,一边是部队的需要,我的内心真的是无比挣扎。然而一种信念马上斩断了我的挣扎“家里的事再大,也不能耽误工作上的事情”。临行之前,我去重症室看望父亲,真的怕这是我们父子的最后一次见面……。看着父亲没有血色的脸庞,插满管子的身体。一瞬间,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起了转儿,强忍着撕心的痛苦告诉父亲----我即将执行的任务。突然间,他老人家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作为朝夕相守几十年的儿子,我明白父亲那个眼神的涵义,明白父亲一生恪守的军工情怀。那一刻,泪水再也无法强忍。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广大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同样,“工匠精神”又两次写进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和呼唤“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的期盼。2015年10月,我也有幸录制了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在新闻媒体上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个节目也让我有了深入的思考,都说咱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可是还称不上制造业强国,我们缺了什么?我想,如果我们能始终如一地坚守分毫不差的工匠精神,如果我们能始终如一地追求工作技能的极致化,如果我们能始终如一地传承和钻研,我们何愁“中国制造”不会享誉世界?

         我从20岁开始做钳工,至今已经25年,在这9100天,每天面对同样的机器、面对我熟悉的钳工台、做着同样的事情。在外人看来,非常枯燥、单调,但我不那么认为,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25年的精力做好了一件事,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我从一名普通的技校生到获得今天“大国工匠”殊荣,正是得益于一个信念、一份坚持、一个梦想的支撑。一路走来,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我无怨无悔,因为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依然延续着父辈们的报国梦,依然实现着我的军工梦、强国梦。令我自豪和欣慰的是,我们生产的高新装备在“国庆”阅兵和“朱日和”的训练场上驰骋越过观礼台的时,喜悦、幸福、自豪感由然而生,这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面对荣誉和成绩,我想说,我其实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不比别人优秀多少,只是比别人多一份忠诚、多一份认真,多一份坚持。面对未来,我还要保持平凡工作中的那份专心和宁静,坚守“敬业专业、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再创佳绩。

        谢谢大家聆听!




相关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重庆模协 | 投诉建议 | 访问计数
Copyrigh © 2006-2024 重庆市模具工业协会 Chongqing Die & Mould Industry Association
网址:www.cqmjxh.cn 邮箱:cqmjxh@163.com 电话:023-89078500、61199599
地址:江北区北滨一路363号江湾国际公寓518 邮编:400020 传真:023-89078500
【渝ICP备2022008275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602503755号